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首 页
新闻综览
合肥经济纵横
政策法规
三方机制
经管在线
合肥企业50强
工业大事记
财经热点
百家论坛
会员动态
会员活动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不能“只打雷不下雨”
更新日期:2009年9月24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大
中
小
】
上周,人保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而收入
分配体制改革的另一重大举措——发改委起草的《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意见》,也进入新一轮意见征求阶
段。
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当前刺激内需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召开会议,一项
重要的内容便是讨论国民收入分配相关政策。为此,中央政治局9名常委中的8人曾先后进行了18次视察,
视察路线涉及各大经济重镇和较贫困的地区。发改委对收入分配总体方案也几经曲折。该方案初步拟定于
2006年,发改委在2007年、2008年分别举行了四次内部征求意见讨论会,今年3月、9月再次组织了讨论和
修订改革总体方案。但迄今为止,《收入意见》仍无最终颁布的时间表。
结构性的收入分配不公,不仅将使经济发展后劲乏力,而且只覆盖约1.1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他们
绝大多数是垄断国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中高收入群体)的职工工资收入统计方法,使绝大
多数国民收入长期处于“被增长”状态,掩盖了国民收入的结构性不公问题,使相当多国民经济大政方针
的安排设计,长期偏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均工资收入以下民众的现实承受能力(如教育、住房、医疗等
重大国计民生安排),进而其不仅影响内需,而且对百姓的基本生存形成“逼压”与“威胁”态势,影响
公众对社会、对政府和人生的信心。
而收入分配不公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即税费过高和垄断国企的涨价式掠夺性野蛮生长,一定时期内可
以取得举世瞩目甚至独步全球的惊人业绩,但必将摧毁下游企业和民众需求的根基,进而使其自身的增长
难以为继。
因此,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结构,从来都不仅仅是刺激和培育内需等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问题,
而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祥和安定问题。这个问题的改革规划,不能长期悬而不
决,更不能只打雷不下雨,只见纸上谈兵,不见现实落实。
9月17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全市工资改革和劳动关系完善进程。数据显示,2008
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44715元,比1952年的544元增长了82.2 倍,年均增长率为8.19 %。
但与此同时,如果说60年来老百姓的工资增长像坐飞机一样快速上升的话,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要用
坐火箭来比喻才恰当。 8月27日,国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1950年中国财政收入62
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跃升至6.13万亿元,2009年预算安排收入达到6.62万亿元,60年间增幅超过一千倍
。2008年,中国一天创造的财富超过了1952年全年,而中国一天的财政收入约为建国初期1950年全年财政
收入的三倍。
另据《了望》新闻周刊的报道,2008年,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员工不到全国职工人
数的8%,却垄断了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收入(比2005年的55%又高出五个百分点)。行业之间的收
入差距达到5-10倍。这在1998年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在国民收入分配内部,
少数一部分人是在坐着飞机呼啸在笔直的康道大道上(他们被用来“代表”全体国民的收入状况),另一
部分即大多数人是在气喘吁吁地赶着牛车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
这些问题越拖延,改革的难度和成本越高,“硬着陆”即社会各方面全面受害的可能性越大。决策者
应该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让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之光烛照神州大地,点燃民众的希望与幸福之火。
上一篇:
宋鸿兵:中国应加强对西方金融潜规则研究
下一篇:
就业政策应成为优先的宏观调控政策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