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首 页
新闻综览
合肥经济纵横
政策法规
三方机制
经管在线
合肥企业50强
工业大事记
财经热点
百家论坛
会员动态
会员活动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后金融海啸的中国充满不确定
更新日期:2009年10月16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大
中
小
】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3日刊文指出,回顾中国在金融海啸一年来的经济发展,金融海啸虽然冲
击中国的出口,但是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配套及庞大的外汇储备,让中国保住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
头。金融海啸后,美国与中国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中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上升。不过,中国还没有做好准
备,肩负强国的国际责任。因此,中国领导层在金融海啸后一贯的立场是,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国
际社会最大的贡献。北京也不断自我警惕,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后金融海啸的中国经济,也显现
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首先,与其它参与救市的国家一样,中国当局必须判断在什么时候结束经济刺激配套及宽松的货币政
策。金融海啸后,各大经济体都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市场投入大量资金,以增加流动性资金。
中国中央政府投入4万亿人民币,而今年上半年银行的新增贷款高达7万3700亿,比全年目标5万亿高出许
多。市场资金流动性急速增加,往往会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市场估计,有高达1万亿的新增贷款流入
股市。此外,中央企业挟持大量资金拉 “地王”的投标价。另一方面,民众则抱怨房价过高,负担不起
。
由于外需疲软,中国的产能还处在过剩的阶段。但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意味通缩可能很快转
变成通胀。市场预期,中央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随时会转向,因此密切关注政府领导及财经官员的讲话,
并在股市及房市先作出反应。为了稳定大局,中国政府多次信心喊话,重申积极财政政策不变。但市场
人士相信,积极财政政策不会长期持续。政府的刺激经济配套如何退场,市场及政府正在进行博弈。
其次,金融海啸吹倒了不少自力更生的民营企业,而受保护的国营企业,财政实力反而增强。政府
在金融海啸后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要在包括钢铁、汽车、纺织、轻工等行业中,通过兼并小企业,
做强做大。伦敦《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出现了“再国有化”和“国进民退”的浪潮,国有企业市场份
额再度扩张,而民营企业则成为破产和被兼并的对象。
尽避中国的新增贷款激增,但投资于龙筹股的新加坡股民不难发现不少中国民营企业面临融资的困
难,甚至倒闭。然而,中央企业由于肩负“走出去”投资的使命,资金供应不断。此外,从力拓事件到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介入国有企业与外资银行签订的衍生产品交易反映出,积极为国有企业护航。官商
结合是否会滋生权贵资本主义,并影响中国的国际行为,是外商关注的发展。
其三,金融海啸迫使中国检讨出口拉动的经济战略,转向刺激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以弥补出口
的衰退。中国政府推出了家电下乡及旧车换新车的补贴政策以刺激内需,然而中国的消费只占中国生产
总值的35%,美国则高达70%,这个转型因此需要一个过程。它不仅涉及到贫富悬殊及失业的问题,也
牵涉到储蓄向政府和国营企业过度倾斜。这既是个经济现象,也是个政治课题。
上一篇:
到底是谁在推高中国的房价
下一篇:
国务院:通胀不会全局性爆发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