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陈和午:积极财政延至明年的三重含义
更新日期:2009年11月10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时近年底,各地明年的经济规划都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据媒体报道,一份包括2010财年赤字、
中央国债、地方债等内容的“全面方案”,已经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作为即将在12月召开的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来年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和基础,并最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据悉,在此方案中,
2010年地方政府将继续获得发债的权力,而中央财政也将继续延续“高赤字预算”的路线,甚至有可
能超过2009年9500亿元的纪录。

  种种迹象表明,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大方向不变已是板上钉钉。2010年财政赤字又一个天文数字的
背后,对中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央政府的“充足”弹药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又将是怎样的政
策信号和挑战环境?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明年的财政政策:

  首先,对中国经济来说,高赤字的积极财政依然是在为高投资保驾护航,这意味着经济增长靠投
资,投资增长靠政府财政的格局仍将持续下去,风险也会进一步积累。如果现有格局停止,已经上马
的大规模项目将面临后续乏力。同时,积极财政也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明年的信贷政策,今年新增信
贷规模在10万亿左右,明年货币政策即使回归适度宽松,但与以往年份的“适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明年的银行贷款规模想要大幅缩水几无可能。

  必须警惕的是,政府大规模掏钱虽然支撑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但巨额财政赤字犹如“兴奋剂”,
不能过分迷恋,今年庞大的财政刺激已经催生了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失衡加剧,投资效率下降十分严重,
财政信贷化愈演愈烈等问题,明年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继续放大这些正在发酵的风险。

  其次,对地方政府来说,对中央项目的争夺可能出现新热点。高赤字的积极财政政策延续,意味
着再次向中央争取投资项目促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也表明地方明年的财政收支压力依然严峻,继续过
紧日子的态势不减。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正在酝酿推出一场新的经济振兴计划,主要针对的是新能
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因此,明年新兴产业很可能是地方政府新一轮竞争中央投资项目
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如果说中央政府财大气粗,勉强可以维持的话,那么地方政府“差钱”显然
又将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明年地方债会继续由中央代为发行,不过据悉目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
部的态度是“规模不要再扩大”,2000亿左右的规模对于缓解地方融资缺口效果不会太大,资金的配
套难题仍将贯穿明年全年。从现实情况看,地方政府恐怕又得指望银行贷款和卖地收入了。

  第三,对企业来说,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环境意味着经营环境继续呈复杂化态势,不同企业收益
不均。一方面可能能够从中获得一杯羹,受益于财政大赤字计划,但另一方面,宏观赋税环境并不会
轻松,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从今年的中央投资去向来看,国有企业显然又是大大享受了政策、资源
的好处,而广大的民营企业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反而造成了国企对民企的大量挤压,加剧了一
些领域“国进民退”的浪潮。明年的“大赤字财政”是否又将重演今年的一幕,的确是不容忽视的问
题。而且,今年全国各地税务部门已上演了一场最激烈的“财政保卫战”,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打
压企业的方式拼命“找钱”,整个宏观赋税环境并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更差了。因此,政府继续大
搞财政刺激,明年企业的宏观税赋环境并不会轻松。(作者为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陈和午)



上一篇: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7大风险   下一篇:中国应减少重工业增加服务业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