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末期间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春季会议,与其他全球经济重头人物亲密接触。在此过程中,周小川向IMF的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mmittee,IMFC)发布了声明。该委员会集合了监管IMF运行的领导人。声明有英文文本,不过我们解读了其中一些关键部分,用更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其高深的金融语言。(另外,周小川并未提及中国的汇率政策。)
周小川:受各国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推动,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积极势头,但各国和各地区复苏的速度和动力差异明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复苏强劲,发达国家的复苏相对缓慢。……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仍来自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已成为对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威胁,其潜在系统性影响值得关注。
我们呼吁经济复苏乏力的发达国家在以下领域采取措施:(1)尽快重建财政纪律,构建和实施全面、可靠、透明的财政调整战略,采取措施抑制主权风险的传导与放大并避免跨境传染;(2)加快金融部门改革,尽快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功能;(3)加快推进产品、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潜力;(4)在考虑货币政策的退出时,不仅要考虑通货膨胀压力,还应考虑金融体系过多流动性带来的溢出效应和潜在系统性风险。
主要发达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及其退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管理的难度。……在货币政策意图以及可能使用何种政策工具方面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市场的交流。
目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IMF的份额严重低估、代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IMF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加以纠正。根据G20匹兹堡峰会和IMF货币与金融委员会达成的共识,同意转移5%的份额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并且保护最贫穷国家的投票权。份额的调整和改革不是一个零和博弈。更为合理的管理结构将令IMF得以更好地保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性,令所有成员国受益。我们敦促IMF加快工作,按照G20匹兹堡峰会和IMFC设定的目标如期完成份额检查。份额调整应当基于简单、透明的原则,并应公平对待所有各方。我们希望份额检查能够保证成员国份额不致严重错位。我们敦促尚未批准2008年份额改革的国家尽快完成批准程序。
这次主要由发达国家金融部门政策失当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就业和收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发达国家的财政不可持续性成为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IMF近年的监管重点不当……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监督,进一步跟踪研究发达国家主权风险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市场利率、汇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公共和私人领域融资的影响,以及对全球通胀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