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中国汽车业过剩的是生产商 而非汽车
更新日期:2010年4月26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中国到底是生产的汽车太多,还是生产汽车的企业太多?

将于本周开幕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Beijing Auto Show)势必会吸引来各大汽车生产商的高管,他们都将中国视为是全球最令人兴奋的增长区。根据JD Power提供的数据,中国2009年乘用车销量较2008年上升48%,跃居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在2010年的前3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幅更是扩大至80%。

税收减免措施以及居民财富的增加共同推动了中国汽车销量增长。考虑到中国的汽车拥有率依旧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中国还有汽车销售增长空间。

因此,中国国内和国外的汽车制造商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规模就不足为奇了。举例来说,宝马汽车公司(BMW AG, BMW.XE, 简称:宝马汽车)计划,到2012年将其与华晨汽车(Brilliance Auto)合资设立的企业的产能扩大至10万辆,较目前的4.1万辆增加了一倍以上。

类似的公告不禁令人担心中国汽车市场会出现产能过剩。实际上,中国汽车业还不会马上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瑞信(Credit Suisse)汽车分析师认为,只有当中国汽车年需求量增幅降至5%或者更低后,汽车市场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过去5年,中国年均汽车销量增幅高达22.6%。

其实,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才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按照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市场的标准来判断,中国的汽车业属于高度分散;Alix Partners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业排名前十位的制造商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仅为73%,远远低于美国的94%。

制造商们正在纷纷涌向中小型汽车市场,在钢铁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一领域原本不高的利润率会被进一步摊薄。随着销售增速的放缓,这些企业可能会发现它们无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JD Power指出,尽管目前的销售情况依旧强劲,但2010年迄今为止总体汽车销售价格依旧保持稳定。

所有这些都说明:行业整合(而非产能过剩)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由于中国政府一直希望中国能出现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生产商,因此,这一趋势将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

那些正试图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寻找产能过剩迹象的人士也许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上一篇: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长级会议上的发言   下一篇:社科院提出中国物业税改革新思路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