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亟待关注
更新日期:2011年4月1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据海关统计,2011年1月浙江省出口汽车零件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6%。

        一、2011年1月浙江省汽车零件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大部分。2011年1月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零件3.7亿美元,增长53.2%,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94.9%;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0.2亿美元,增长67.2%,占5.1%。

       (二)私营企业出口过半。2011年1月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汽车零件2.2亿美元,增长57.7%,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56.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53.6%,占28.2%;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出口0.3亿美元和0.3亿美元,分别增长27.7%和52.7%。

       (三)美国、欧盟是前两大出口市场。2011年1月浙江省向美国出口汽车零件1.1亿美元,增长56.4%,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28.2%;对欧盟出口0.7亿美元,增长38.3%,占17.9%;此外,对东盟和日本分别出口0.2亿美元和0.1亿美元,分别增长47.2%和41.8%。

        二、浙江省汽车零件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回升迹象明显。继2010年美国乘用车、SUV及皮卡销量同比上涨11.1%,轿车销量同比上涨5%,轻型车销量同比上涨11.1%后,2011年1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到近8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印度汽车销量同比上涨26%;俄罗斯汽车销量增长72%[2]。整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零配件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汽车零件出口的增长。

        (二)国家政策支持,企业信心增强。商务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国内产业振兴政策和支持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三)收购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10年浙江企业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步伐,龙头企业加大收购力度,如: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DSI、宁波华翔签下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真木件制造中心等,这些收购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浙江零部件企业在海外的收购增强了我国在高端零部件领域的发展潜力。

        三、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需关注的问题

        (一)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焱称,“十一五”期间,从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数量上看,自主品牌企业与合资、独资企业各占50%。从出口产品数量和构成上看,合资、独资零部件的出口量占零部件出口总量的3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70%,绝大多数是高端产品。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30%,绝大多数是中低端产品。从出口地区看,合资、独资企业的零部件产品主要出口到OEM市场,自主品牌企业主要出口到售后市场。出口量增长但是结构失衡,表明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还没有进入全球配套供应链。从研发能力看,多数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研发设施不完善、不系统,基本不具备控制类电子产品等核心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大批量供货能力。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用工成本上升,导致汽车零件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砂平均价格上涨60.7%,由于进口铁矿砂涨价,我国钢铁行业为此多支出近300亿美元,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平均价格上涨44.4%,进口天然橡胶平均价格上涨85.1%,目前原材料价格仍继续呈现上涨趋势。由于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规模小而集中度低,普遍利用低价竞争吸引订单,在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双重制约下,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润率大幅下降。

        (三)汽车零件产品质量问题日益显现。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下新高,并稳居全球产销第一。在车市产销井喷的华丽数字下,汽车质量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2010前三季度的汽车投诉量已超过2009年全年的90%以上,其中合资品牌投诉占68.2%,自主品牌投诉占28.5%,进口品牌投诉占3.3%。另外,2010年前10个月汽车召回已达105次,涉及汽车109.9万辆,汽车召回呈现陡然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汽车质量问题都是由于零部件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汽车质量问题也就上升为配套市场中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技术的问题。

        四、相关建议

        (一)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0年3月,日产纯电动车(EV)聆风(LEAF)在日本国内正式上市,并宣布在2011年导入中国市场;一个月后,大众借北京国际车展正式发布其电动车战略,志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老大”;而在2011年7月,上海街头也将出现通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沃蓝达(VOLT)的身影。发展新能源车(包括EV和PHEV)最大的“死结”便是当前无法大规模普及,而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新能源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因此,尽快出台与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相适应且不存在法律风险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才能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理想,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更快发展。

        (二)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2010年12月2日,吉利集团与法国佛吉亚集团、浙江利民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零部件集团。以佛吉亚拥有的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技术和世界一流的品质保障能力,结合吉利集团的整车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本土零部件厂商浙江利民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为吉利集团新车型的品质提升,带来显著帮助。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北汽“集团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壮大。据北汽集团董事长郭新民表示:公司2008年的销售达到43亿元,2009年达到57亿元,2010年达到90亿元,利润也超预定目标。集团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成本和费用;加强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公共服务保障。要发挥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优势,培育自主品牌零部件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寻求产品的差异化,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同时要加紧研究建立应对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构建零部件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无偿或非盈利有偿地为零部件企业提供研发、人才招聘、检测认证、对外合作等服务。

上一篇:重复投资显现,警惕LED产业发展背后的政府推手   下一篇:2011年建筑等5大行业用钢需求亮点多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