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财经热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货币政策将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
更新日期:2011年4月9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日前在央行网站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张晓慧认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她表示,目前,中国已实现“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在利率传导机制不畅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管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中央银行调控利率能力。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利率工具运用,利率调整更加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

        目前,存款准备金工具对冲作用甚至超过公开市场操作。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制约。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更大效力。

上一篇:贷款难利用信用卡预借现金新选择   下一篇:住建部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