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财政一手促发展一手保民生
更新日期:2011年3月30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编者按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收入连跨200亿、300亿、400亿三个大关,五年累计实现1502亿元,年均增长29.5%,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由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经过五年发展,全市财政实力迈上新台阶,为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钱袋子”鼓了,钱怎么花?合肥财政捧出支出账本:五年间,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近1300亿元。透过这个数字不难预见,“十二五”期间,合肥对于促发展和保民生的支出将会持续加大。

  大力支持经济发展

  过去五年,合肥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应和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累计投入201亿元,用以扶持工业、自主创新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江汽、海尔、美的、熔安动力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在“滨湖·春晓”信托计划的帮助下解决了融资难题。五年间,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3户,累计免收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15亿元。新年伊始,合肥市就对财政支持工业、自主创新产业、农业和服务业等一整套政策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未来几年,合肥对产业的扶持将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保障民生放在首位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合肥财政秉持“为民理财”宗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社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民生方面资金1098亿元,年均增长29.41%。2007年起牵头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四年共投入90多亿元,年均增长68%,受益城乡居民500余万人次。不断加大的民生投入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实现全覆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6.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部兑现到位……今年,我市财政将力保33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不折不扣兑现各项惠民承诺。

  财政改革大步跨越

  “用于经济和民生的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收入怎么花更要科学和精细。”去年,合肥财政在全国首创了“开门预算”模式,上门编预算,开门审预算,目的是为监管政府“钱袋子”上一把“安全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代表、专业技术人员等各路专家参与预算编制环节,通过一场场“激烈交锋”的预算公开评审会,评审专家共对255个项目提出了评审意见,涉及项目金额2.07亿元,其中建议调整资金1.65亿元,全市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实现了重心从“编”项目向项目前期调研论证的转移。今年,合肥财政再出新举措,创新财政资金存放管理模式,制定出台了《合肥市市本级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构建商业银行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政策充分发挥了政府性资金在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标志着合肥财政管理改革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上一篇:前两月全市招商引资286亿元   下一篇:“十一五”合肥经济的大跨越轨迹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