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1年我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步履铿锵。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598亿元,实现增加值1489.7亿,同比增长23%,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今年,我市工业将力促项目建设和转型发展,继续做大工业总量,全面推进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工业总产值连破两个千亿大关
2011年,我市工业发展继续保持昂扬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继2010年突破3000亿元之后,又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两个千亿元台阶,达到5598亿元。工业总量列全国省会城市第11位,较2010年跃升2位。
同时,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89.7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4年保持全国省会城市领先。
工业总产值突飞猛进,工业企业的个头也在“变大”。2011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746户,同比增加224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83户,超50亿元的企业21户,超100亿元的企业6户,分别同比增加36户、8户、1户。
工业投资今年计划完成1550亿元
新的一年,合肥工业继续发力,项目建设、工业生产等全面铺开。1月30日上午,占地400亩的“合肥光谷”项目在庐阳工业区开工,围绕打造LED光电全产业链,未来这里将引进企业30至40家,总投资25亿元至30亿元,形成融LED材料及封测、精密光学元器件、激光器件、红外安防、新能源装备等5大板块于一体的光电科技产业园,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重点加快江汽轿车二期、长安微车改造、格力商用空调、美的中央空调、联想(合肥)、浪潮(合肥)、赛维二期、晶澳太阳能、日本精工轴承、淀川制钢、日立挖掘机、熔安动力、熔盛挖掘机、天乾重工、6号机组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建设,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目标为1550亿元,同比增长17.4%。
此外,中盐化工一期、合肥联想、昌河汽车等一批大项目将竣工投产,京东方、赛维、彩虹、鑫昊、海润等已经投产的项目今年将达产或量产。此外,区划调整整合了区域资源优势,扩大了发展空间,激活了发展潜能,助推合肥工业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今年突破7000亿元,同比净增1410亿元左右,增长25.2%。”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培育“百亿企业”及“小巨人”企业
为做好企业服务,市经信委今年提出了“十大创新”服务,从工业经济运行调度、项目谋划、服务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发展、“两化融合”、能耗监测、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发展。
我市今年将推进实施“百亿企业”及高成长性“小巨人”企业培育,抓紧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达20亿元、50亿元及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形成一批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的“百亿企业”及“小巨人”企业。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