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新闻综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综览>> 新闻综览
地震导致上游断货,国内液晶面板投资隐患凸显
更新日期:2011年3月21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日本东北部的大地震,其“蝴蝶效应”正触动全球液晶面板企业的神经,特别是对中国企业来说,重金投资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许多上游关键原料和组件主要从日本进口,但由于地震导致多家日本供货商厂房受损被迫停产,且因交通中断,采购的货物无法运至机场或港口。面对“断货”的风险,令不少企业措手不及。


  地震影响已显现日本是液晶面板配套组件的重要出口国,此次日本地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造成了一定影响。


  TCL集团旗下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深圳华星光电的生产设备采购自日本,但由于受此次地震影响,生产设备供应生变。TCL集团新闻发言人梁启春表示,“从目前来看,生产设备的采购进口需要延后,肯定会耽误华星光电的生产时间,但TCL正在与日本方面进行协商,目前影响到底如何,还不好说。”


  另一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也表示,日本地震对京东方供应链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有些原材料采购自日本,但是究竟影响如何,公司方面还在评估。”


  一位电视行业的高管认为,采用日本进口面板的电视企业在供货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稍后有可能会出现涨价或者缺货的现象。
  高世代投资隐患凸显我国是液晶电视普及率最快的国家之一,本土企业为解决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状况,重金投资了两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然而,生产线所需的所有关键原材料和组件却都需从日本、韩国采购。


  以华星光电8.5代线为例,其采购的上游设备金额就超过130亿元,其中80%是从东京电子、三井信息电子等日本厂商手中采购。此外,华星光电还需要同日本DNP公司就彩膜技术合作签定协议。


  而为京东方在建的北京8.5代TFT—LCD线配套的20多家上下游企业中,LG化学、康宁、住友化学、盛宇光电等国外上游企业的名字赫然在列。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液晶面板领域的研发存在滞后问题,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如果要推进产业化,除了高价引进技术和主要设备外,没有太多新的方式。


  “这就是技术受制于人造成的后果。”一家国内家电企业负责人表示,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业80%都是国外企业,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即便我国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完成,其成本依然要高于日本、韩国的竞争对手,更何况此次受日本地震影响,国内高世代线的投资无疑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液晶面板自主供给也将被迫延后。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有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项目,如昆山龙飞7.5代线、苏州7.5代线和广州LGD8.5代线,而日本地震进一步暴露了对上游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所产生的诸多隐患,也为这些尚未启动的项目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亟需解决现实问题尽管液晶面板上游技术受人钳制的后果在日本地震后显得更加突出,但这不是立即能够解决的问题,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要找到能够填补其“断货”的供应商,以最大程度地维持产能。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日本供应商出现问题,公司会寻求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供应商来替代。


  据了解,韩国LG与三星在关键的ACF材料领域占有率为全球的5%,但主要是自给。而台湾虽然也在液晶面板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领域有布局,但在电子材料领域技术依然薄弱,很多材料仍需从日本进口,日本发生地震后,台湾厂商也必然会面临限产。


  “由于日本液晶面板巨头受损,极有可能导致面板上游原料和组件价格上涨,这对成本原本就高于日韩的国内液晶面板企业更加不利。”一家面板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韩国、台湾厂商的“货源”不够充足,供应链危机将在数月内持续给国内厂商带来损失,同时在库存消化后,也将把这种影响传导至终端企业。

上一篇:国研报告称国企因改革停滞或将陷入新一轮困境   下一篇:今年将从三方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