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能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日前在江苏镇江科技创新工作大会上做了精彩演讲,施正荣特别强调在今天的形势下,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施正荣认为企业家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必须在创新上注入很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技术创新 过去十年中,尚德每年至少拿出3%的销售额投入到技术研发,例如,2010年总共投入了5000万美元用于研发,另外在中国、澳洲、日本和德国都有不同的技术研发中心和研发重点,研发涵盖材料、装备、制造工艺、产品等领域。尚德两年前推出了“冥王星”技术,通过五年的自主开发实现从工艺、设备到产品产出,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比目前尚德产品的转换效率要提高15%,而且有更大的潜力,甚至可实现23%以上的转换效率,生产这种新产品的设备大多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必须通过自身的研发来研究生产设备。下一步到底是薄膜技术会是赢家还是晶体硅技术会是赢家呢?实际上尚德在这两个技术上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施正荣认为,晶体硅技术在今后十年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晶体硅也有不到之处,它的产业链过长,因而技术创新必须在成本下降的同时要缩短它的产业链,这就要求企业在产业链上要有创新。 人才创新 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施正荣说,我们企业要招一个CFO(首席财务官),除了必须要懂双语和中西方文化外,还得会交流。这样的人才限制了我们能够招聘的范围,我们现在必须要把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作为我们的人才库,因为国内本身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对人才需求旺盛。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大的瓶颈,每个企业都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大计。 记者了解到,去年中组部做了一个中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8年夏天,施正荣受到中组部的邀请,作为全国重要的国宝级的60位人才到北戴河疗养了一个星期,这可体会出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尚德在人才方面坚持自身培养,现在每年招聘500名大学生,让他们在工厂各个层面轮岗,除了理论培训和工作经验培训之外,尚德还为他们配备了心理导师,因为尚德发现很多大学生工作两年后常常感到很困惑,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心理导师或者有经验的人给予及时的指导来帮助他们破解,他们很可能就会迷失发展的方向。同时,尚德经常把人员送到欧洲以及美国进行轮岗,让本土成长的人才去吸收国外的养分,使得他们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 施正荣说,中国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人才职业化的培养。当一个公司在比较小规模的时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更注重的是对公司的忠诚,当然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当公司迈向了快速的发展车道,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企业对管理者的职业化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无论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还是我们的管理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职业培训,使得我们的人才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人才,还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才。 行为创新 施正荣说,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组织的行为就代表了企业家和这个企业的文化对社会的形象,尤其反映在EHS(环境管理体系)上,EHS我们都知道就是关于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的社会责任,这是对当代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我们不能为了盈利,就不顾我们的环境,就不顾我们员工的身心健康。我们在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之外,我们还有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对我们的客户和员工负责,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会责任。 管理创新 尚德要求公司的所有员工必须要有一个节能、环保、绿色的工作习惯:尚德的纸必须是双面打印;所有的垃圾必须把能回收和不能回收的分开;尚德所有的窗户,在白天必须把窗帘拉开;在有光照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办公室不应该开灯;尚德不允许在公司使用一次性纸杯,不允许用瓶装的矿泉水,“因为这些都是在国家发达之前,在30年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生活过,我们是用玻璃杯喝茶。现在我们富裕了,我们成功了,更不应该抛弃或者放弃我们优秀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不应该浪费,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都应该保持这样的一个行为”。 尚德从2004年就开始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现在可能对政府来讲是一个强制性的,而在尚德是自发的。尚德每年都会投入很多经费从事清洁生产的研究。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就是说要“redesign”,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过程中消耗要少,同时要通过回收再利用。 施正荣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要求我们的工艺在今后的化学品排放中要做到零排放,因为生产半导体是需要排出化学物质的,对酸碱浓度有一定的要求。工艺经过一天,酸碱浓度会发生变化,必须要添加化学品,添加到一定程度,液面就增长了,就必须要进行排放。排放以后要综合反应,需要通过一系列处理,以满足环保的排放要求。在尚德公司大门口有一个很大的金鱼塘,如果我们生产中所排出的水能养金鱼,我想就达到了清洁生产的最高境界。我们有很多研发项目,这个完全能够做到。把酸碱浓度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一个处理,保持这个溶液的浓度永远是不变的,这样排出的只是水。这是个很简单的课题。如果能做到,能生产出这样的设备,不仅能为我们的企业节省很多的环保成本,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清洁生产应该成为一个企业大力推动和创新的方面,无论是对环境保护和对企业的发展都有好处,是一个双赢的行为。 资源创新 施正荣表示,企业实际上是为社会承载着问题,为国家承载着问题。说的更远一点,说的更大一点,为人类为未来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所从事的产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太阳能的新型能源产业,我们企业要有一个超越商业的价值,尚德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太阳能产品,还应该有一种超越商业本身的理想,这就包括我们所做的,所要宣传的。来过尚德无锡总部的人都知道,在公司大厅,有一个低碳理念馆。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要宣传人类和地球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等,都需要我们这一代,通过我们的智慧、创新和勤奋来找出答案。 施正荣极力推广一种新的改革理念,他认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一定要研究可再生产品和可再生材料。因为现在很多材料都是来自于石油、煤炭的提炼品。尤其对太阳能产品来讲,也有用石油提炼的材料作为原料。因此必须要出替代品,否则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太阳能材料价格非但不会下降还会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