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亚洲制造业放缓 显示增长转型
更新日期:2010年7月13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6月份,中国和亚洲其他很多地方的制造业增长速度连续第二个月放慢,让市场更加担心全球经济的复苏可能正在失去动力。

    周四发布的多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中国、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和台湾的增速减缓。再考虑到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和美国经济的迟滞不前,这批来自亚洲的数据有可能让人更加担心摆脱全球衰退的过程已经遇到很大的阻碍。

    消息发布后,周四亚洲和欧洲股市双双下挫;在消息发布前的头一天,美股已经遭遇了下跌。中国基准股指上证综合指数周四下跌1.02%,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的敏感指数(Sensitive Index,简称Sensex)收低1.1%。

    但一些经济学家说,对增速大幅回落的担忧似乎是杞人忧天。他们指出,亚洲经济增长仍然普遍强劲,出口带动起来的繁荣不会马上覆灭。

    汇丰银行(HSBC)高级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说,这些数据可能预示第三季度增长较慢,但和硬着陆并不相符;只要我们将此当成一种正常化而不是双底衰退,那么在可见的将来,亚洲仍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支撑。

    周四最受关注的PMI来自中国。过去一年,在美国和欧洲难以重新站稳脚跟之际,中国成了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强劲反弹地区之一。
   
    近几个月,中国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控制经济过热、刺破可能存在的资产泡沫,而周四的数据说明,这些措施正在开始发挥效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说,6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一个月前的53.9下降到了52.1。虽然只要超过50就意味着增长,但这个官方数据毕竟已经连续两个月显示增长放缓。

    整个亚太地区也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这些调查结果的具体情况显示就业增长仍然强劲,意味着国内需求应该会继续增长。这种变化十分重要,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的问题。

    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说,我们取得了财政刺激带动的巨大增长,现在增长正在更多地转移到私人部门;当这种事情发生时,PMI下降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它实际上是我们不再依赖于财政刺激的健康变化;总而言之,增长的构成正在开始改善。

    汇丰发布的一项单独的中国指标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由5月份的52.7下滑至6月份的50.4,临近经济增长与收缩的分界点。这可能反应出企业经营信心对中国政府实施冷却经济措施的变化。

    纽曼说,他不排除第三季度中国PMI指数会暂时回落至50以下的可能性,但预计也将会迅速回升。

    经济学家们说,近期的重点将是中国的出口业,中国出口业一直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而也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推动力。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杰克逊(Brian Jackson)说,本次经济增长减缓的幅度将取决于中国的出口状况。今年迄今该地区的出口业持续强劲增长,但近期欧洲局势明显为未来几月的走势带来很大的下行压力。

    周四另两个数据点呈现出更为乐观的场景。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季度短观调查(tankan survey)显示,随着出口增长最终刺激了疲弱的内需,大型制造业信心两年来首次意外转为乐观。

    韩国6月份出口比上年同期上升32.4%,大大超出预期,也使韩国的贸易盈余创出最高值。同时,通胀远低于预期,表明韩国央行可保持现有利率不动,为经济复苏进一步巩固留出更多时间。

    韩国的制造业实现连续16个月增长,尽管增速连续第二个月放缓。韩国6月份PMI由5月的54.6下滑至53.3。
   
    汇丰经济学家Song Yi Kim说,韩国经济正进入正常化阶段。继高速增长之后,新出口订单虽然继续增长,但正在放缓。就业增长也在冷却,但仍足以进一步降低失业率,支撑收入出现不错的增长并进而增加消费支出。

    台湾地区的制造业也实现连续16个月增长,尽管增速达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澳大利亚工业集团(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及普华永道(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发布的一个类似指数显示,增长出现类似下滑,由5月份的56.3下滑至6月份的52.9。

    在经济增长可与中国匹敌的印度,6月份制造业连续第15个月增长,但比5月份增幅有所放缓。汇丰发布的6月份印度PMI指数由前一个月的59.0下滑至57.3。

上一篇:从中国制造到地产制造 中国企业的末路狂奔   下一篇:【东华七日谈】发人深省的“王石悖论”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