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百家论坛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百家论坛>> 百家论坛
让企业主导创新!
更新日期:2012年5月31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核心提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等具体要求。

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在对中国科技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多有共识的情况下,考虑到这次会议召开的时点,也让社会各界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将迎来至少以10年为周期的历史性转折,充满期待。

会议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等具体要求。

自198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性的科技体制改革,每次改革都牵涉到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变革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的判断。而本轮科技体制改革则是在中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下进行的。

本报记者得到的消息显示,这显然是一次作了长时间酝酿的会议。今年2月24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就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作出了部署,在这次会议前后,有关部门组成了多个调研小组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或将有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改革内容发布。比如,新的、更明确的创新指导原则,甚至包括管理体制的调整,乃至有关机构的调整等。这使得中国将迎来第四次重大科技体制改革的预期变得更加逼真。

就具体的科技体制改革而言,长期以来,对包括科技部存留在内的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有两点一直大家比较关心,也多有争论:首先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虽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金钱,但一直呈现出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尴尬局面,使得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成经济竞争力;此外,受制于现有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设计,使得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且在投入过程中,腐败难以杜绝。

上述两个问题背后牵涉到的核心议题包括:尽管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早已达成共识,并正式出现在国家有关正式文件中,但一直无法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时常受到部门利益和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主导,所谓的协同创新很难出现。

而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在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显然都给出了明确的反应:

“会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要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协同创新,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结构布局,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就在5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科技体制或将在此迎来历史性的变革,无论企业还是科研院所,还是相关部委,现在或许就应该做好准备。

上一篇:从上半年看全年中国经济增长   下一篇:李彬:钢市过剩寒冷刺骨 五大产业或步其后尘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