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往往是从一个不错的开头开始,就像三年前那次轻轻的挑起创业板的头盖。
那时你侬我侬,那招股说明书里的愿景尽是当初俊俏脸庞最美好的写照,深情的明眸诉说着高成长的诱惑,以致今时今日耳边还回响着那声声承诺。
三年之后,已公布中报的217家公司有70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如果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之后有82家公司的净利润下降,占比将近40%;另外未公布中报的132家创业板公司亦有60家公司预减。
更离谱的不是业绩下滑,而是亏损。
截止目前(2012.8.21)就有三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宣布亏损,天龙光电、恒信移动和菇木真在2012年中报就分别亏损了6232万元、1502万元和917万元。
另外三五互联、新高兴、向日葵、鼎汉科技、坚瑞消防都已经预告亏损,亏损程度从360万到6900万不等。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亏损的公司正在翻倍增加,2010年中报,只有国联水产一家公司亏损,当季度国联水产亏损1336万元;2011年中报亏损仅有两家,是国联水产和恒信移动,分别亏损了一千多万和五百多万。从零到一家,再从一家到两家,中间的增幅是100%。
但是从2012年看,这个数量有可能增至8家,从2011年的2家亏损到2012年的8家,增幅达到400%。
而对应的时间点,创业板公司分别是90家、238家、349家,也就是创业板公司的扩容速度是160%,50%左右。
也是就是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创业板公司的问题开始密集暴露,21世纪网发现,在2012中期预亏的公司大部分是2010年上市,有两家是在2009年上市的,也就是说创业板开板之后一年内已经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这些情况大部分在两年后就开始暴露。
但是可怕的是这些创业板公司变脸的速度越来越快,据21世纪网统计,创业板开板一年后的2010年10 至2011年年底,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148家公司在创业板IPO,但是在2011年的年报已经有39家公司的净利同比下滑,最夸张的是在2011年12月29日上市的汇冠股份,2011年的净利润已经同比下降了19%。
而之前一直亏损的国联水产目前还没披露中报,不过公司预计中报净利润约-6900万元~-6600万元,下降515%~543%。
公司称业绩变动主要有5个原因:1、成本较高,销路低迷,毛利率下降;2、实施内销品牌战略,费用增加;3、募集资金项目投产前费用增加;4、存货减值;5、产生非经常性损益金。
但当时公司在上市之时却宣称:2008年和2009年净利润分别增长6.1%和25.96%,其中2009年外销收入较2007年增长逾1/3,内销收入更是大增约10倍。
到今时今日只能说,时间是最好炼金石,在时间的打磨下,原来卸下粉黛的创业板竟也是写满了沧桑,投资者突然发现去掉美瞳和假睫毛之后的双眼睛是原来也是这般无神。
于是,故事在三年之内发酵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