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工业强势豪迈实现2009“开门红”
更新日期:2009年3月28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合肥工业挟带2008年突破年产值2000亿元的豪迈气势,1月份我市规模以上产值达到169.06亿元,按有效工作日计算,创下“日产10亿”的业绩,实现“开门红”。

    在金融危机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合肥工业这个“开门红”更显可贵。合肥工业何以能“笑傲危机”,实现2009年的好开局?合肥市经委有关负责人从结构优势、政策优势、调度优势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34个门类此消彼涨

    合肥是一座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别看工业总量跟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并不突出,但工业结构却独具特色。经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按国家统计口径,全国工业分为37个门类,合肥占了其中的34个!”

跟国内其他城市的“汽车城”、“钢铁城”、“煤炭城”、“服装城”相比,合肥工业门类相对较多,主业不单一。而恰恰因为合肥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了金融危机的风险,34个门类此消彼涨。“比如钢铁、汽车产业受影响较大,但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依然红火;化工业受冲击较大,而家电产业又借助“家电下乡”获得增长。”据介绍,1月,美菱、三洋等家电企业满负荷生产,洽洽、娃哈哈、小刘等食品加工业更是开足马力,保证了合肥工业总量的稳步提升。

   “增量”企业功不可没

    我市《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奖励政策》近日即将出台,合肥要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帮助、支持工业企业。

    如此的政策,合肥近年来出台很多。自2005年起,合肥确立“工业立市”战略,把工业发展放到突出位置,并先后出台了2006年合肥市政府“一号文件”、《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市经委、财政局、审计局等联合审核,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兑现速度,变季度兑现为月度兑现,使一大批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支持,去年全年累计兑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5.3亿元。

好环境引来了金凤凰

2005年起,格力、美芝、伊利、天威、长虹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合肥。“经过2-3年的投资、建设周期,这些企业的产出效应开始显现。”经委介绍,工业实现“开门红”,“增量”企业功不可没,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2%。

   “有形之手”力挽狂澜 

     00九年一月的“开门红”来之不易。早在去年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准确预判经济形势,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危机袭来,工业战线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市委、市政府去年10月向60户重点企业派出驻企小组,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以“有形之手”力挽狂澜。比如,针对格力(合肥)公司投产建设进度慢的问题,合肥安排市建委等部门组织全市最强的建筑施工队伍进驻企业,帮助其加快工程建设,使该公司厂区提前建成,提升了企业产量目标;针对马钢(合肥)公司产品销售问题,市经委、市建委等部门共同组织推动该公司钢材本地销售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凭着对“工业立市”战略的坚持,合肥发展工业、支持工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工业经济当仁不让地成为合肥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主力军。工业“开门红”,耕耘使然,责任使然。

上一篇:合肥市15家企业进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初评   下一篇:合肥GDP排名首超南昌、昆明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