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科技创新经验"飞"向全国
更新日期:2010年1月14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我市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1月10日,2010年度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鉴于合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合肥被授予“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并由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授牌。市长吴存荣作为全国发言单位中唯一市级城市代表在大会作典型发言,介绍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做法。

  吴存荣说,自2004年合肥开展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加17%以上,增速继续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00亿元,增加30%以上;实现增加值4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占GDP比重21%,比重逐年上升。到2009年底,我市已提前完成省下达“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单位GDP能耗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和7%;工业污水排放量已降至11%,重点企业全部“零排放”。2010年,合肥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在全国大中城市处于领先水平。如今,合肥已基本建立以节能、节地、节水、低碳、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模式,并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吴存荣表示,科技创新必须配套改革,尤其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连续开展“改革创新年”、“效能建设年”等活动,大刀阔斧地对政府管理体制、科技管理投入、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等进行改革,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有的已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省有关政策基础上,我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突出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坚持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目前,已培育发展2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从2009年开始,我市编制实施八个新兴产业规划,全力培育若干千亿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平板显示、量子通信、公共安全等产业制高点。建立健全创新融资服务体系,出台风险投资损失补偿暂行办法,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发生损失部分,市财政给予30%的补偿。目前全市各类风投、创投公司发展到20多家,注册资本60多亿元。每年举办一届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拓宽渠道,并组建主要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成立运营安徽股权交易所等。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上一篇:合肥地税税费收入突破170亿元   下一篇:合肥国税收入达到180亿元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