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把瓦刀闯天下的合肥建筑大军,2009年又续写新篇章。与此同时,合肥建筑领域着力打造“引凤还巢”工程,一股“徽匠”回乡创业的冲击波逐渐形成。合肥建设系统对建筑皖军实施的“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样精彩,为合肥树起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让“徽派”建筑艺术誉满全球
据市建筑事务管理处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建筑驻外大军外出施工合同额350亿元,完成外出建筑施工总产值200亿元。外出施工人数20万人,三县成建制输出劳动力13万人。
“建筑企业的广阔市场在海外,根本出路也在海外,跨国经营和国际化发展是建筑业企业的必由之路。”市建筑事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语出铿锵,要让“徽派”建筑艺术誉满全球。
当年以谋生为主要目的合肥外出建筑务工农民,如今已羽翼渐丰。合肥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建筑业转移,劳务经济成三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合肥建筑人的身影已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97个市(县);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安徽建工集团海外公司、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公司、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韩国、泰国、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南非、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站稳了脚跟,开辟了新的建筑市场,争得了国际市场份额,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2009年,合肥建筑大军境外签订合同额近3亿美元,实际完成产值1.9亿美元,出国劳务人员近1.5万人,合肥建筑人“名片”已成一道金字招牌。
“引凤还巢”经济增长极
去年,合肥携202个重点工程赴京推介,吸引了百家大型建企对接。中煤矿山建设集团、中建七局二公司、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十局三公司等一批“中”字头企业落户合肥,投身参与合肥“大建设”。
去年,合肥积极营造“引凤还巢”的良好环境,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吸引在外建筑工人回乡投资创业。如肥东县,2009年有一大批建筑业从业人员返乡兴业,积极参与县城及城乡接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房产开发等,有效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
合肥市城乡建委驻延吉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办事处动员和鼓励在延创业成功的皖籍建筑企业回乡投资,参与家乡“大建设”事业。2009年9月,在该办事处的“说服”下,安都建筑公司在肥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在外“徽匠”也有贴心人
为服务进出合肥的建筑大军,合肥市城乡建设系统的驻外办事处已在北京、青岛、齐齐哈尔、厦门、太原、南宁、新疆、西藏、延吉、大连等10多个省市落地生根。
“办事处帮扶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加强驻外建筑队伍管理,为企业排忧解难,有时还要帮漂泊在外的合肥建筑农民工讨薪维权。”合肥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个驻外办事处作为合肥建设系统的外延触角,是合肥市政府的“输出兴业”与“引凤还巢”的窗口,同时也是在外“徽匠”的温馨港湾,被农民工亲切地称为“娘家人”和“贴心人”。
在合肥建筑人“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中,驻外办事处的“桥梁”作用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合肥“大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