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2010年合肥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首批项目集中开工
更新日期:2010年3月1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发挥核心带动作用抒写示范区建设精彩开篇 
                         ------王金山宣布开工杨多良孙金龙詹夏来任海深出席

  2月28日上午,2010年合肥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首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经开区举行。这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在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的实际行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山宣布项目开工。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秘书长詹夏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海深等出席开工仪式。

  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林建,省经信委副主任曹晓武,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世蕴,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冰,省水利厅副厅长方志宏,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本清,省地税局副局长周敬军,合肥海关副关长贾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张令保,市领导黄同文、董昭礼、安列、张晓麟、魏晓明等出席。

  孙金龙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的顺利开工表示祝贺。孙金龙说,建设示范区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安徽加速崛起步伐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合肥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城市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检阅。下一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工。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在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期望。

  孙金龙表示,合肥是一座快速发展的省会城市,孕育着很多机遇。真诚欢迎国内外各类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优服务,与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计36个,总投资213.61亿元,年内完成投资74.25亿元。这些项目大多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其中有14个项目的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核心零部件、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领域。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介绍,这些项目落户合肥,说明示范区建设的效应正在迅速显现。通过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壮大合肥的优势产业,而且对合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工仪式后,孙金龙会见了出席仪式的部分企业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参加会见。

  参加会见的企业家有,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世枋、深圳航嘉驰源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华、台湾峻凌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开雄、美的集团威灵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姜德清、森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钢、广州宝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和。

  孙金龙在会见中说,合肥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近年来,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大力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合肥工业增长势头迅猛,为广大企业在合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为广阔的舞台。

  孙金龙表示,合肥的产业基础很好,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平板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有着“阳光、合法、高效”的良好政务环境。今天的合肥,是一座适宜产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所有来肥发展的企业,都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在肥做大做优做强。

  在座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当前,沿海地区很多企业的投资重心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合肥的区位、科教、人才、产业优势突出,综合成本理想,政府服务高效,是广大投资者心中的优选城市之一。我们将乘着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加快在肥项目投资建设,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合肥跨越赶超作出自己的贡献。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上一篇:市经信委助推一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获国家免征营业税政策支持   下一篇: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超额完成省节能目标任务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