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调整完善工业发展政策
更新日期:2010年4月14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工业企业扶持层面更广力度更大
 


  核心提示

  4月13日下午,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亮出《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合政【2010】26号)及《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合政【2010】25号)。

  随着2010年合政26、25号文件的出台,合肥“工业立市”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更多工业企业将获得更大力度的财政资金支持。

  工业支撑政策在延续中完善

  2005年,合肥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开始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政策体系,其中,2006年“合政1号文件”(即《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被视为合肥工业发展的“政策之源”。

  2007年,为适应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和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合肥对“1号文件”进行调整完善,出台“合政18号文件”。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合肥出台了“合经运行43号文件”(即《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奖励政策》)。

  2008年,为缓解我市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合肥出台了“合政办67号文件”《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

  当前,合肥工业面临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结构调整等重大机遇,为让政策杠杆发挥最大效应,促进合肥工业经济进一步跨越,合肥与时俱进,对“18号文件”、“43号文件”进行整合调整,出台“26号文件”;对“67号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形成“25号文件”。

  更多工业企业进入扶持层面

  此次支撑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调整,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集中主要精力、主要资源、主要措施促进工业超常规发展。

  政策调整,让更多工业企业进入扶持层面,充分体现了“政府导向、不重不漏;方便企业、规范程序;充实内容、扩大覆盖面;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原则。比如“26号文件”,在原先注重“投入”奖励的基础上,增加“产出”和节能等奖励条款;在固定资产投资奖励中取消投资额限制,规定凡是在合肥地区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均予以支持。比如“25号文件”,把政策支持范围由原来的“中小企业”调整为“小企业”,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把原政策规定“企业税收同期增幅达到15%以上”的才予以贷款贴息调整为“10%”,放宽贷款贴息条件;扩大融资品种,突破了原政策“只对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的框架,扩大了政策覆盖面。

  工业化道路更体现“新型”特色

  调整后的政策,更加注重承接产业转移和调整产业结构。

  “26号文件”结构上分7个部分24条,包括鼓励投资工业项目、鼓励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和“两化融合”项目建设、鼓励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双千工程”,注重产业优化升级;突出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注重可持续发展;突出多产多销,注重扩大工业有效产出;突出程序规范,注重高效廉明。
 
          来源:合肥日报 

上一篇:围绕扩大有效产出 做好电力要素保障   下一篇:合肥市16户企业喜获全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奖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