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统计局发布消息: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6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7个和2.7个百分点,连续第四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核心提示 主要经济指标齐增长 据统计,一季度,合肥主要经济指标齐刷刷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97.2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10.6%。同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已接近2005年全年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全年的1.47倍。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一季度相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9.8%,比“十一五”前三年同期年均增长率分别高3.2个和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8%,增势依然较强。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43.2,为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3.4,比上季度上升7.3点,已连续5个季度上涨。 工业是GDP增长的最强拉动力,一季度,合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1%,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据统计,一季度,八大产业完成产值599.24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实现413.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9.69亿元,同比增长50.9%。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4.6%。与一、二产相同,第三产业也是一路快跑。 消费、投资和出口很活跃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72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1亿元,增长37.2%,增速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出口需求恢复较快,一季度,进出口总值17.95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11.10亿美元,增长15.7%;进口6.85亿美元,增长59.3%。 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 一季度,合肥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2万人。一季度,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94元,同比增长10.9%。人均消费性支出3791元,增长15.6%。居民收支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和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405元,恩格尔系数为37.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7辆汽车,增长2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75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末,全市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60.0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25亿元。 ·赵登岩 周军·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