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的95%,超序时进度1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
自“十一五”以来,合肥工业节能取得重大成效。相比200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5和2.9个百分点,已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的95%,超序时进度15个百分点。2007-1009年,该市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
伴随着“工业立市”战略向纵深挺进,合肥工业经济实现“量”与“质”的跨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由2005年的843.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749.2亿元,年均增长35.77%;实现增加值由2005年的263.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67.5亿元,年均增长28.3%。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35.3%上升到2009年56.3%。
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合肥工业能源消耗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6-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9.7%、15.8%、20.73%和11.76%,是同期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的1倍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54%下降为2009年的44.6%。工业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中发挥了龙头表率作用,有力促进了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能源消耗第一大行业,合肥工业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多措并举,强力节能攻坚。首先,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管理。通过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38户重点耗能企业“一企一档”的适时监控、动态管理、严格问责以及“一票否决”的目标考核,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节能主体作用。2009年,全市38户重点耗能企业共有22户企业已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其次,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早在2008年上半年,该市即已提前完成“十一五”小水泥62.4万吨、小钢铁66万吨、小酒精2000吨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再次,组织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建设。自2008年起,围绕《安徽省“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该市共编制129年、总投资261.79亿元的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并组织实施,同时建立项目投资进度月报制度,从而为全市工业节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四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该市每年通过生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添加粉煤灰、混凝土搅拌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五是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产品。自2006年起,该市便将节能、环保、新能源列入年度科技计划。2008年,又将节能环保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六大创新工程之一。目前,已在全市工业征集了66项节能产品和26项节能技术,并且《合肥市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即将出台。六是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仅2009年度,该市就兑现资金2100万元。在近期出台的《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设立了鼓励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专题。政策扶持力度之大、资金投入之多、奖励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合肥市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节能专项补助资金,加强节能监督检查以及广泛开展节能宣传等举措,使得全市工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胜券在握。
来源:安徽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