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安徽发展的战略平台和战略机遇 6月28日上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签约仪式前,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会见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党委书记徐留平一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副省长黄海嵩,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晓武等参加会见。签约仪式上,徐留平、孙金龙、黄海嵩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参加会见并主持签约仪式。
王三运在会见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徐留平一行表示欢迎,对项目签约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安徽历史文化厚重,自然山水优美,科教资源丰富,是一个宜业宜居的地方,也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去年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一大批骨干企业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亮点频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这些都充分表明,安徽的发展势头强劲,累积效应正在加速释放,必将为安徽加速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王三运指出,今天的安徽,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有利。我们正在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引起了海内外投资者广泛关注。省会合肥这几年的发展变化让人刮目相看,首位度、开放度、外向度和美誉度都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核”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投资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很大。
王三运表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主业突出,技术先进,人才汇聚,有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去年以来,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长安汽车集团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拥有明显的产业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非常欢迎长安汽车集团选择合肥,与我们共同分享安徽的战略平台和战略机遇。我们将秉承徽商精神,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开放的理念、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意识,重诚守信,为双方合作提供优质服务。
长安汽车集团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对旗下汽车产业进行战略重组而成立的一家特大型企业集团。2009年是“长安汽车重组年”。昌河汽车成为长安汽车集团旗下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给合肥基地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2月,孙金龙专程赴北京走访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斌,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会谈并达成共识。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孙金龙代表合肥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是我国汽车产业推进战略重组取得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合肥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也是合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的又一标志性重大成果。他表示,合肥将把这次项目的签约和推进,作为推进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契机,以饱满的热情、优良的服务,为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日发挥效益。
黄海嵩在致辞中说,长安汽车集团是国内汽车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拥有雄厚的实力。汽车产业是合肥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合肥发展汽车产业拥有良好的配套条件和比较优势。长安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合肥,是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的成功力作,必将为安徽省及合肥市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省政府将全力支持长安汽车集团与合肥市的合作,竭诚为项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投产。
徐留平在会见和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长安汽车集团发展情况和合肥生产基地建设构想。他表示,在合肥生产基地建设当中,长安汽车集团将继续精诚合作、倾心投入、扩大投资、投放产品、导入文化、移入管理,不断地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转移升级,力争尽快实现年产销50万辆的目标,为长安汽车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添上浓墨重彩,为发展地方经济、造福百姓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省经信委主任赵炳云,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庆军,合肥海关关长赵龙池,省发改委副主任施平,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省环保厅巡视员万静,省国资委副主任朱少春;长安汽车集团副总裁邹文超、王晓翔,党委副书记张宝林;市领导安列、魏晓明、刘烈东等会见时在座并参加签约仪式。
项目签约仪式之后,有关来宾赴我市南岗科技园进行了实地考察。
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设计总产能为30万辆,主要生产微型客车、微型货车,最大产能为40万辆。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为15亿元,将于今年开工,2011年年中建成投产;二期计划于2012年年中建设,2013年年底建成投产。项目达纲年销售收入可达110亿元,可上缴税收6.6亿元,达纲年直接就业人员约7000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员约7.7万人。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