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在合肥开工建设,标志合肥千亿元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合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连续5年增长超过30%,占据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一半多。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为GDP增速18.5%作出1/3的贡献。
“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杠杆。”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说。合肥以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为“根基”,加大孵化培育“金种子”企业力度,初步形成“核心技术—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预计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1%上升为1/3。
合肥电视机等家电产能居全国第一位,但平板电视机85%的产值和利润被有“脸面”之称的显示屏企业拿走了,“缺屏之痛”是合肥一大“心结”。了解到京东方公司有技术缺资金时,合肥意识到这是加速产业升级、调整的重大机遇,遂做出战略投资引进的决策,承诺为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定向增发的90亿资本金兜底60亿元,因市场看好实际投资30亿元落户。京东方六代线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设备安装,计划10月生产出首块液晶显示屏。与此同时,住友化学、韩国东进、法国液空、日本茶谷等20余家上下游企业聚拢而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已见雏形,总投资280亿元的八代线和总投资100亿元的蓝光LED两大项目今年有望开工。
既要引进外力,更需自主创新练内功。合肥视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为“金种子”,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全程孵化培育,目前孵化毕业企业500多家、在孵1000多家,创新培育200多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由2008年底的9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30家。
“瞄准电子信息、公共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前沿,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形成合力攻坚,整体推进产学研水平,让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抢下制高点,实现创新型、跨越式发展。”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说。今年以来,合肥迅速形成千亿元产业规模和百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合肥全国首条纯电动公交车已成功运行半年多,1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到2011年将实现每年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