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正在中资企业退市的私有化潮中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国开行人士向财新记者证实,国开行香港分行已经提供近10亿美元的并购贷款帮助中资企业从美国股市私有化退市,并将帮助这些退市企业回到国内股市或者香港上市,即“Public-Private-Public(PPP)”。
“我们考察的拟退市的企业范围并不仅仅限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也包括拟从香港或新加坡股市退市的优质中资企业。”这位人士强调。据其透露,如果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国开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也将参与其中。国开金融成立于2009年8月,是目前国内银行业唯一具有人民币投资功能的专业投资机构。
据国开行香港分行人士介绍,已经提供贷款或已签合同的拟从美国退市的中资企业有3家,包括泰富电气、千方科技和傅氏科普威。国开行香港分行已提供共约9亿多美元的搭桥贷款。此前6月,两家在美上市的中概公司千方科技和傅氏科普威已先后宣布达成私有化协议,国开行香港分行将为它们的私有化发起人提供资金。
通常,退市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再次获得私募股权融资需要确保能获得足够的贷款,以能够完成整个交易融资。以实行私有化的泰富电器为例,上市六年,泰富电气的净融资额为1.2亿美元,但私有化操作,泰富电器需要用4.5亿美元把公司买回来。仅此一笔,泰富电气就亏损了3.3亿美元。泰富电气已于2011年与国开行签订了4亿美元贷款。
“国开行提供的贷款属于上市前的搭桥贷款或者并购贷款,国开行操作这一业务并无任何政策限制。”前述国开行人士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国开行选择的退市企业泰富电器、千方科技和傅氏科普威来看,这些获得国开行搭桥贷款的退市企业,都是比较优质的资产,属于国计民生的基本产业或高科技公司,未来要实现国内上市并不难。
近年中概股在境外市场被打压严重,大部分股价低迷,股价被腰斩的个股比比皆是,还有一大批沦为一两美元的“垃圾股”,面临被摘牌的命运。“还不如私有化退市。”一位投行人士称。
拟私有化企业往往估值较低,也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理想的投资机会,私有化后再登陆其他交易所上市时,有可观的资本增值空间。2011年,在美国IPO的中资公司募资仅为20多亿美元,但在美国通过私有化退市的中资公司总股本已接近80亿美元。
不过,目前尚无在美国退市的中资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的先例。前述国开行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其中有三方面的风险:一是退市企业需要把股票质押给国开行,而在退市过程中,股价一直在波动中,评估的价格是否合适;二是退市之后,企业如果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或者破产,将面临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三是从股票发行的时间窗口看,无论是香港市场还是国内股市,目前还不是很好的发行窗口,上市期就会延后;如果延期过长,与退市时的市值估值相比,会面临获利空间被大大拉平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