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合肥工业发展“量”、“质”齐升。一季度,合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首次进入全国省会十强。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39.2亿元,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3.1%,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助推器。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据半壁江山
4月13日,来自甘肃的考察团千里迢迢来肥考察。考察团一行专门来到合肥高新区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并深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态势,让甘肃考察团成员“感到震撼和振奋”。
在“十一五”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再上新台阶。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78.8亿元,实现增加值66.4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了一季度的完美收官。整个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完成产值739.2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9.4%;实现增加值176.55亿元,增长19.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
伴随着合肥工业的迅速做大做强和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落户合肥。统计显示,到今年3月份,合肥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达到647户。与此同时,今年我市新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3家,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32家。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已经达53.1%。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新支撑
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近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一大动力。
近年来,平板显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支撑点。今年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53.85亿元,增长46.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分别完成产值140.38亿元、117.3亿元。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更好地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将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0%。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