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混凝土高架桥桥墩外观平整得如同镜面。”日前,这一消息从合肥重点工程——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工地不胫而走,甚至引来市民前来一探究竟。
5月6日实地探访施工现场时看到,果如消息所言,高架桥墩柱四个外立面既看不到凸凹不平的“麻点”,也看不到灰白色的斑点,而是光洁明亮,几乎能照见人影。
这是合肥大建设力推“精细化”的又一项成果。
“工地上有一面大镜子”
目前,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已进入包括桥梁墩柱在内的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前几天江汽一村的一位居民专门跑到工地上,说看到工地有一面大镜子。”施工现场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已建成的墩柱外观极度平整和光滑,太阳光一照,亮光能反射出很远,让附近居民误以为是镜子而专门跑到工地来看。
“高架桥墩柱的外观虽然与工程质量无关,但是内实外美的墩柱让人看上去很舒服,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品位。”市重点工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中高架段的墩柱建设是试点,今后合肥大建设工程的桥梁墩柱与下穿桥桥面外观都要参照执行。
施工工地如工厂
说起路桥建筑工地,脏乱差总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5月6日在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现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比传统铁皮围挡低很多的注水式全塑“文明施工”围挡,让市民从外边就能对工地上的情况一览无余,一改往日工地“戒备森严”的施工场景;天蓝色顶棚下方的钢筋加工区,各种钢筋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类整齐码放,一切井然有序;临时便道由混凝土摊铺而成,昔日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工地安排了16名保洁人员,专门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现场负责人说,该工程开工以来,施工方投入大量精力,努力做到文明施工、精细管理,虽然还有些地方不太完善,但“施工工地如工厂”却是每一名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而在南一环右转金寨路高架匝道施工现场,也见到了相同的景象。施工现场有关负责人说,如今合肥的大建设工地不仅更加注重工程质量,而且在场地保洁、周边交通疏导以及施工噪音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细节上提升了合肥大建设的品质。
大建设更注重细节
6年大建设,合肥大手笔完善城市路桥等基础设施,成就有目共睹。
“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严格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提升项目品质,对哪怕是细小的瑕疵都不能放过。”市重点工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合肥大建设将更加注重细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管理精细化,多建市民满意的精品工程。
为此,我市专门出台了《合肥市市政工程桥梁墩柱与下穿桥墙面外观质量控制相关规定(试行)》,并在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工程第二标段施工中成功试点;即将出台房建项目钢结构外观质量控制相关规定,提升公益房建设项目的外观品质;汇总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细节问题,指导工程建设,使大建设在追求细节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