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又推出新举措。今年,我市计划打造20个“228”产业创新团队,主要集中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公共安全等支柱产业和优先培育的新兴产业。6月24日从市人才办了解到,列入市、省、国家有关计划重要项目,或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事业单位都可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底。
3年可获30万元资助
5年内,我市依托优势重点企业特定研发项目,组建2个国家级、20个以上省级、80个以上市级研发水平的创新团队(又称“228”产业创新团队),集聚一批满足合肥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团队成立后,我市将给予一定额度的资助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元,3年总额度不超过30万元。”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设立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聘期内的团队提供有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福利待遇,还要联合市有关部门从科研经费、科研项目、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带头人面向社会选聘
“产业创新团队的核心在于企业创新带头人,我们要求带头人一般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主持、参与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或重大建设工程,在科研、开发方面取得省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该负责人说,创新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本领域工作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还能带领本科研团队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一般不超过55周岁,能够在第一线从事科研、攻关等工作,组织带领本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成果有效转化。带头人由团队设立单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我市鼓励设立团队单位通过创新团队的组建,吸引、集聚驻肥高校院所及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
考核不达标取消团队
此外,创新团队成立后并非一成不变,市人才办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考核,首先是对团队设立单位进行年度考核,着重考核投入、创新环境和条件、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经考核认定达不到研发目标要求的,报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取消其设立的创新团队。“我们还要依据双方订立的合同,对带头人及创新团队考核,着重考核研发水平、实现岗位目标情况等,对没有履行合同的进行调整,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市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