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来势汹涌的衰退,正在席卷中国庞大的制造行业。“三荒两高”导致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只有2%到3%,科技含量高一点的企业只有5%到6%,所以现在制造业空心化非常明显。数以千计本已因利润率下降而生存堪忧的工厂,为存活苦苦挣扎。众多企业家呼吁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轩震宇呼吁,地方政府要更多地关注实体产业资本的发展,做到真正的产能融合。
外资的鲶鱼效应
数据显示,10年来,外资对中国制造业市场控制度基本在30%以上。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已经达到近70%的水平。聚焦工程机械行业,我们看到,外资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息:2006年,凯雷准备收购徐工;同年11月,汉鼎亚太收购玉柴机械43%股份;2007年初,沃尔沃集团收购山东临工70%的股份;2008年山工机械成为卡特彼勒全资公司……
“在机械装备行业所有的子行业的领先的企业,几乎是让外资现在已经占了30%到40%的比例。”华安信合投资公司董事长胡航如是表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外资的鲶鱼效应激发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活力。
“这些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已经不是在产品质量等"硬件"上,而是理念、服务、统一外观等"软件"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专家对记者表示:“他们的加入在帮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技术等硬性指标上更加接近国际一流水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理念、服务等软性东西。”
“尤其是沃尔沃集团控股临工,无论是从战略规划、企业运营、技术创新还是从品牌建设等软实力方面整合的各种细节上,都是一个典型的示例。”
制造企业明年形势或将更加严峻
尽管眼下的处境没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动荡导致的商业活动停滞程度,但欧洲危机和国内信贷紧缩双重因素冲击销售,各行各业的出口商都在艰难抗争。
出口商的艰难处境从周末出炉的中国贸易数据中便可见一斑。数据显示,11月出口同比增速跌至2年来最低,对欧洲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以个位数增长,与前8个月超过18%的平均增幅相比明显放缓,而欧洲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
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刘达邦称,“我预计来年形势甚至会更严峻。”他指出,工厂已经报告订单同比降幅达15%。“这就像整个欧洲没水没钱一样。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我们将面临极为艰难的时期。”
中央政府不能心存任何侥幸。中国政府11月发出货币政策调整信号,3年来首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缓解令小企业叫苦不堪的地方信贷紧张。
野村证券驻香港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R obSubbaram an称,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经济最新出现的滑坡与2008-2009年的那次有相似性,先是出口放缓,接着企业减少投资,最终导致消费者削减支出。
中国制造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虽然全球经济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国内制造业也出现低迷状态,但全球经济走势依然乐观,中国制造业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加快转型升级就永远是朝阳产业。”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日前在广东东莞举行的2011年世界鞋业论坛上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