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皖江示范区产业指导目录获批
更新日期:2010年8月26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从省皖江办获悉,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指导目录,日前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复函省发改委,原则上同意我省编制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指导目录,并建议在制定和执行中把握好发挥比较优势、力求重点突出、注重协调发展三项原则。
 
    国家发改委在复函中强调,国务院印发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进一步实施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安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有利于加强对皖江地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
 
    国家发改委指出,目前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仍处于加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实施产业转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重点工作。安徽省应通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和经验。
 
    国家发改委建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指导目录在制定和执行中把握好三项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目录要充分考虑皖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在综合把握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源条件、环境容量、人口分布、布局规模等因素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确定条目、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力求重点突出,目录要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条目设置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改善民生。注重协调发展,在条目设置上既要统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也要兼顾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几年的结构性调整,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家发改委要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应与国务院印发的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正在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做好衔接。
 

    来源:安徽日报 

上一篇:合肥光学薄膜有望成全国“旗舰”   下一篇:“合肥魄力”引来平显产业巨头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