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企联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协会中心
协会简介
企联章程
组织机构
部门设置
协会媒介
代管协会
新会员入会条件
入会条件
邀请函
申请表
登记表
团体会员
合肥经济纵横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经济纵横
合肥“七大工程”打造美好乡村
更新日期:2012年6月19日  浏览次数:次   字体【

    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 
 
 
 
  今后,我市将集中实施县域工业倍增、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土地整合整治等七大工程,整合各类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集中打造美好乡村。预计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

  城乡发展实现有机融合

  目前,我市从打破城乡规划分割入手,按照城乡一体化覆盖要求,把城市各项规划向农村延伸,构筑了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新农村的城镇发展格局和开发区—产业集中区—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区新型产业布局形态。

  “我们先后将县域近郊镇村划入城区,带动县域主城与城区无缝对接,实现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为多点发展,推进了城乡的有机融合。”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今后,我市将实施县域城镇化建设工程,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届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也将缩小到2.5∶1。

  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现已基本确立了“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建成高效农业22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5.6万亩,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村镇310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8%,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今后,我市将继续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着力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上求突破。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效规模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50%,形成6个年产值10亿元规模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20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此外,未来,全市还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村庄整治不少于200个。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村的水、路、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该负责人说,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做到基础设施先行,我市将大力推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上谋求突破,要按照“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的思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腹地延伸覆盖。到2015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信息网络、水电气网络和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此外,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在探索农村新社区建设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力争到2015年,全市减少自然村庄1000个,规划建设600个新型农村社区。
 

上一篇:涉诉资产交易中心网开通   下一篇:1-5月我省技改投资呈现新亮点

合肥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 合肥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霍邱路6号 邮编:230001 EMAIL: 1161590375@qq.com TEL: (0551)65136583 FAX: (0551)65136583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902340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7号